趨勢洞察
TRENDS & INSIGHTS產業分析
住宿業發展趨勢 (2024年)
住宿業發展趨勢(2024年)
總監 石安伶
專案經理 謝宜儒
專案經理 謝宜儒
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10年第11次修訂「中華民國行業統計分類」之定義,住宿業係指「從事短期或臨時性住宿服務之行業。」諸如旅館、旅社、民宿及露營區等均屬之,而分類中又將住宿業進一步細分為短期住宿業、其他住宿業,各細業別之定義如下表所示。
表1 住宿業範疇
資料來源:行政院主計總處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行政院主計總處,本研究整理
短期住宿業中,旅館業因主管機關、適用法規、設立目的之不同,又可區分成「觀光旅館」及「一般旅館」;其中,觀光旅館業又依照建築設備等硬體設施不同再細分為「國際觀光旅館」及「一般觀光旅館」。而「民宿」則為自用住宅一部分,屬於家庭副業方式經營。
圖1 短期住宿業分類
資料來源:交通部統計處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交通部統計處,本研究整理
住宿業與觀光產業相輔相成,台灣觀光產業在疫情前逐年攀升,在2019年寫下1,710萬人次榮景,觀光客湧現帶動住宿業共榮,越來越多國際連鎖飯店看好未來長期發展潛力,擴大在臺佈點。然而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(Covid-19)的影響,國際旅客驟減,讓過去以國際旅客為主要客源的業者受到嚴重衝擊,尤其臺北市區的都會型態的觀光旅館影響更甚;直至2022年底重啟國門後才逐步復甦。
疫情對於不同類別住宿業之間的影響有明顯差異,在短期住宿業客房住用率部分,疫情爆發前觀光旅館的客房住用率超過六成,而一般旅館的客房住用率則約在五成上下,然而疫情爆發使客房住用率雙雙急劇下降至四成以下,並在2021年第三級疫情警戒期間達到谷底,直至2022年下半年,防疫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,重啟國門並實施各項觀光振興措施後,客房住用率才逐步回升,並於2023年逐漸回升至趨近疫情前水準。民宿業則因房數少且經營類型多元,較能靈活彈性調整,使民宿業在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客房住用率仍逆勢成長,近年僅在2021年第三級疫情警戒國旅停擺期間受到衝擊。
圖2 2019年至2023年短期住宿業客房住用率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另從短期住宿業的住宿人次來看,因2020至2022年均部分受疫情影響,故聚焦於全年均有外國旅客且未有任何疫情限制的2023年,2023年旅宿業整體住客人次約為7,983.3萬人次,已超過疫情前2019年的人次,進一步檢視住宿客源國籍,本國籍住客人次約為6,383.5萬人次,較疫情前(5,153萬人次)大幅增加,外籍住客雖已漸回流,但仍不及疫情前的表現。
表2 2023年短期旅宿業整體住客人次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在住宿業的銷售額方面,根據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,2019年伴隨休閒觀光產業的增長,銷售額成長至1,607.5億,且觀光旅館銷售額高於一般旅館;在疫情爆發後,2020年即使在下半年部分旅客轉向國旅,但受到防疫因素影響下,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及總費用均下跌,整體銷售額仍下滑19.5%,且較依賴國際旅客的觀光旅館業的衰退幅度大於一般旅館業。2021年因三級疫情警戒而進一步下降至1,262.6億元;爾後隨防疫政策轉向,以及政府國旅振興補助的刺激之下,2022年迅速復甦至1,513.4億元,並在2023年超過疫情前水準,達到近年新高點1,705.6億元,較疫情前(2019年)成長了6.1%。
圖3 2019年至2023年住宿業銷售額
資料來源:財政部財政統計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財政部財政統計,本研究整理
進一步從觀光旅館與一般旅館的營業收入結構觀之,觀光旅館業者的收入來源,除客房收入外,亦高度依賴餐飲收入,一般旅館則均以客房收入為主要營業收入來源;在2020至2021年疫情影響下,由於境外客源大減,餐飲收入成了觀光旅館業者重要收入來源;至2023年,疫情影響遠去,餐飲與房租收入同步增長,各類營收占比與疫情前大致相當。
圖4 2019年至2023年一般旅館業營業收入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圖5 2019年至2023年觀光旅館業營業收入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在住宿業家數方面,整體業者家數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,但在疫情期間成長速度趨緩,且不同細類別的業者表現狀況各異。觀光旅館業近年家數略減,疫情期間部分業者藉此機會進行危老重建,辦理都市更新而將暫時退出市場,例如台北及高雄國賓申請危老重建為飯店加飯店式豪宅,台北國賓更將與東京皇宮酒店合作共同品牌;六福客棧申請危老重建為酒店式商辦、台北西華飯店申請危老重建為酒店式豪宅、華泰王子大飯店申請危老重建為飯店商辦複合式大樓等,結合豪宅經營為觀光飯店近年趨勢;一般旅館業者則在2020下半年因疫情控制得宜,產生報復性國旅,旺盛國旅需求促使家數持續增加,但在2021年本土疫情衝擊,以及2022年後重啟國門後預期將排擠國旅,前景趨於保守,家數連三年減少。相對於旅館業的家數較疫情前衰減,民宿業者家數在疫情期間持續逆勢增長,從2019年的9,268家大幅成長至2023年的11,464家,五年間成長23.7%,疫情期間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。
圖6 2019年至2023年短期住宿業家數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在住宿業受雇員工人數方面,受雇員工人數在2019年突破九萬人,達到近年的最高點,爾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,客房住用率迅速下跌縮編、部分業者退出市場或都更重建,且部分員工亦擔心染疫而選擇轉職,促使受雇員工人數快速減少,於2020年受雇員工人數跌至近年谷底,為83,474人,而至2022年逐步解封邁入後疫情時代,整體雇用人數才隨著住房率的提升而再次增加,並隨著國門重啟2023年雇用人數有較大增幅。
圖7 2019年至2023年住宿業受雇員工人數
資料來源:行政院主計總處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行政院主計總處,本研究整理
除了面對市場面的衝擊外,住宿產業遭遇嚴峻的挑戰。住宿業屬人力密集的產業,旅館業產生價值的過程需藉助大量第一線人力,疫情前住宿業既已經出現人力短缺、供給不足的現象,疫情期間部分人力擔心染疫或對前景不樂觀而轉職,且過去疫情下避免實體接觸使學校實習教育出現斷層,都讓住宿業的人力短缺問題雪上加霜,成為後疫情時代最大的挑戰。從交通部觀光署111年「觀光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」中,有92.73%的旅館業者均表示人才供給不足,補足人力缺口極為迫切,一直處於缺工狀態也必須以加班方式來補足人力造成成本疊升。
目前多家業者已透過調薪計畫希冀留住員工,或提供集團內工作轉換機會,以滿足職涯規劃需求;而部分業者則著眼於二度就業、中高齡重返職場,如晶華酒店「iGPS 職場導航地圖」的計畫,協助資深員工可以在集團內不同工作場域轉職,讓員工具有職位轉換的彈性;老爺酒店集團推動「壯幫手募集計畫」,透過工作設計期望讓中高齡族群返回職場。
住宿產業與觀光業高度相依,回顧過去疫情期間,邊境管制對住宿業造成嚴峻衝擊。其中,觀光旅館業者在疫情時期倚重餐飲收入,業者紛紛研發外帶餐食商品;部分業者投入開發料理包、冷凍餐食,藉著品牌號召力,以零售化、禮品化的方式,打破地域限制,擴展通路的範疇,大舉進軍冷凍餐食市場;更有業者與便利商店鮮食合作聯名上架微波鮮食與甜點商品。除了在餐飲上努力突圍外,以國際旅客為客群的都會地區旅館業者,在缺乏主力的國際商務客群下,調整服務模式與行銷手法,轉型為都會體驗式旅館。例如晶華酒店在疫情期間推出郵輪式度假體驗,整合既有的商店、餐廳、SPA、游池、健身房等設施,再加入課程體驗、周邊景點導覽等,營造出郵輪渡假氛圍。礁溪老爺酒店也藉打造「得天露營體驗區」,營造具有度假感的住宿模式。諸多住宿業者在疫情期間拓展客群所進行的轉型與努力,都持續累積旅館業創新能量,隨著重啟國門與跨國旅遊恢復,經疫情洗禮後的旅館業經營上更加靈活彈性且多元化。
另一方面,以露營區、休旅車營地為大宗的「其他住宿業」方面,露營已成為近年重要的休閒活動,且在疫情期間為避免群聚又再推升露營活動的熱度。露營區業者近年逐漸朝向奢華精緻化方向發展,遂興起了豪華露營(Glamping),在硬體設施方面比照飯店等級,省去露營各項前置準備負擔,並辦理諸如營火晚會、自然探索、戶外電影院、體驗課程等等多項活動,強化露營過程的體驗與在地連結;例如勤美學 CMP Village結合藝術、生態、地方產業等,與藝術家合作駐地創作,並舉辦各種手作體驗課程。後疫情時代,露營的風潮仍持續發燒,但從交通部觀光署網頁資料可知,2024年三月底露營區共計1,849家,其中合法家數僅176家,絕大多數的露營區未合法,目前政府正研議修正《發展觀光條例》將露營區納入法規中,業者應密切留意相關法規的發展走向。
後疫情時代,旅館業面臨更為複雜的環境與挑戰,低碳旅遊、綠色旅遊成為目前全球的觀光旅遊趨勢,希望住宿業者能回應社會永續環保的期待。目前我國政府在旅館業已推動多年「環保標章旅館」認證,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126家業者取得認證;另也有鼓勵推廣性質的「環保旅店」,只要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即可納入。隨著永續議題的持續升溫,企業為落實ESG,在員工差旅行為上將貫徹綠色採購,住宿的安排上多更為重視低碳環保措施,以符合企業ESG政策措施,因此對於合作之住宿業者永續落實程度將有所要求。
此外,越來越多觀光飯店結合地方人文、生態特色攜手地方政府或地方創生團隊推出深度旅遊路線,規劃商圈導覽或生態遊憩,例如礁溪老爺酒店推出「老爺螢光散策」專案,深度探訪在地生態景觀。
整體來說,物價高漲的時代仍將延續,住宿業面臨營運成本堆高、人力短缺等困境均反映在房價的推升上,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的統計,整體住宿房價僅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變動較小,之後便持續上漲。
圖8 2019年至2023年短期住宿業平均房價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署,本研究整理
高房價時代要如何透過差異化定位,藉著不斷創新打造精緻度假感,得以讓住宿旅客感受到住宿的價值,藉此培養顧客忠誠,經營更長久的顧客關係,是未來住宿業者一大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