趨勢洞察
TRENDS & INSIGHTS旅行及相關服務業發展趨勢(2016年)
由行政院主計總處於105年所頒布之「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」第10次修訂可知,「旅行及相關服務業」為從事旅行及相關服務之行業,如安排及販售旅遊行程(食宿、交通、參觀活動等)、提供導遊及領隊服務、提供旅遊諮詢及相關代訂等服務;代訂代售藝術、運動及其他休閒娛樂活動票券亦歸入本類。
透過近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(詳見圖1),105年我國旅行及相關服務業家數達3,777家,較104年增加140家,已連續5年持續成長。
圖1 101年~105年旅行及相關服務業之營利事業家數
資料來源:財政部資料中心,本研究整理
在營業額方面,旅行及相關服務業的營業額從101年開始持續成長,至104年達近年新高點,於105年度出現下滑,較104年減少38.03億元,營業額達357.61億元。
圖2 101年~105年旅行及相關服務之營業額
資料來源:財政部資料中心,本研究整理
在從業人數方面,近5年的統計資料顯示(詳見圖3),105年我國旅行及相關服務業之從業人數與104年度相去不遠,保持在近3萬人左右。
圖3 101年~105年旅行及相關服務業之從業人數
資料來源:財政部資料中心,本研究整理
由以上資料可以發現,近年來我國旅行及相關服務業者家數持續增加,起因於進入門檻較低,各家旅遊產品差異化不大,且容易被模仿複製,於是形成產業內競爭更加激烈的局面。我國業者不只要與既有業者競爭,隨著資訊科技發達,帶動線上旅行社(Online Travel Agency)、旅遊入口網站、旅遊產品比價平台、旅遊資訊交流社群等蓬勃發展,同時搶攻旅遊市場大餅,挑戰旅行及相關服務業主掌旅遊規劃之傳統角色。
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,近5年來臺旅客人次年年刷新歷史紀錄,至104年已突破1,000萬人次(詳見圖4),105年持續增加至1,069萬人次,顯示我國旅遊市場近年發展蓬勃,呈現持續成長的趨勢。
圖4 101年~105年年來臺旅客人次變化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局,本研究整理
我國旅行及相關產業受到政治、景氣、交通運輸等影響,近年來臺旅客組成出現變化。自97年開放兩岸交流以來,大陸觀光客人數持續增加,並已成為來臺旅客最大宗客源,然而105年卻首次出現較明顯的負成長,自105年5月開始縮減,根據105年10月統計,陸客占總入境旅客占比由104年度的四成降為三成,而其他國際旅客累計人數則持續增加。其中韓國與日本旅客成長幅度較大,受惠於臺日與臺韓之間簽訂開放天空政策協議,新航線開通之後帶動更多旅客往來。此外,105年政府推行「新南向政策」,未來將加速放寬東協十國及南亞六國來臺旅客簽證限制,促進東南亞與我國觀光交流,以第一波開放免簽試辦的泰國為例,其來臺旅客人數較前一年成長57%。
圖5 101年~105年來臺主要客源變化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局,本研究整理
由近五年來的來臺旅客統計可知,旅客來源仍然以陸客占比最大,然而日本、港澳、東南亞、韓國等其他國家來客數也逐年成長,未來業者可因應客源變化,拓展其他客群之相關服務。
綜觀以上數據,我國旅遊市場未來有機會湧入更多國外旅客,且客源更為複雜多元。為迎接未來多元客源到來,未來政府與業者可加強培養外語專長人才,於各地景點增加多國語言標示與介紹,建立多國語言友善旅遊環境。
除了語言隔閡有待突破,東南亞多元宗教文化也是一大挑戰,其中又以穆斯林旅遊市場尤其受矚目,根據「穆斯林旅遊指數」(Global Muslim Travel Index)統計發現,我國已躋身穆斯林族群熱門觀光地點之一,105年來臺觀光穆斯林旅客已達18萬人次,未來仍有持續成長之潛力。受宗教規範影響,穆斯林旅客在食衣住行等各方面都有特殊要求,目前已有餐飲及住宿業者積極爭取穆斯林組織認證,以穆斯林生活習慣規劃餐點烹調及空間設施。未來政府宜輔導民間與公家單位擴大建置穆斯林友善環境,於百貨公司、交通節點等公共空間設置祈禱室,輔導餐廳及食品業者通過清真認證,掌握下一波觀光旅遊新商機。
在國內旅遊市場方面,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發現,100年至104年國人國內旅遊總次數及國內旅遊總費用有成長的趨勢(詳見圖6),在政府推動觀光補助、各縣市增加觀光宣傳等措施推波助瀾之下,國內旅遊市場近年也日益活絡。
圖6 100年~104年國人國內旅遊總次數與旅遊總費用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局,本研究整理
隨著我國旅遊市場逐漸成長的同時,保持良好服務品質與健全制度更顯其重要性。近年交通運輸發達,帶動天天遊(Daily Tour)、精緻小包團(Mini Tour)等小型團體旅遊產品發展,旅客不只可以享有專人導覽、專人接送等一般團體旅遊的服務,還可有人數與時間上的彈性選擇。有部分業者以低價與便利之特性吸引遊客上門,但過低的團費衍生出不少問題,其天天出團、單日長途車程等行程造成駕駛員過勞,成為旅遊潛在危機之一,而近年數起遊覽車山路翻覆、國道火燒車等嚴重旅遊意外,已重挫我國旅遊安全形象。
為此,政府應正視旅遊安全議題與遊覽車管理規範,向業者及相關單位重申以「安全第一」為最根本要求,明確規範業者安排行程需注意車輛檢驗、行車路段安全、旅遊保費等考量,並給予駕駛員充分的休息時間,以避免疲勞駕駛造成意外。建議未來政府進一步落實旅遊品質認證,以資訊公開、定價合理、交通安全等各方面評量旅行及相關服務業服務品質,為消費者把關。有業者為了重建旅客對於國內旅遊環境之信心,已開始積極落實安全措施,為旅客提高旅遊保費,並將行程內容透明化,向旅客展現重視安全與品質之決心。
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中,旅行及相關服務業者須了解多元客群需求,同時提供具安全保障之服務,以取得旅客信賴。為了有效整合大量資訊,未來業者可利用數據分析,針對網站流量、客戶資訊、景點周邊交通等進行資料探勘,發掘潛在消費需求與大環境動向,掌握趨勢搶得先機,以高品質、差異化服務提高競爭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