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趨勢研究

趨勢洞察

TRENDS & INSIGHTS
產業分析

我國青少年就業狀況(2012年)

我國青少年就業狀況(2012年)

聯合國對青少年的界定為15-24歲,這個族群依教育程度別可劃分為大專畢業生、高中職畢業生、國中畢業生、中輟生等,各類型各有不同的就業狀況,青少年就業問題近年來也成為各國關切的重點。

從近10年就業人數的資料可知(詳見表1),臺灣全國就業人數呈現逐年增加的情況,自95年起全國平均就業人數超過1000萬,達1,011萬1千人,此後至99年時全國就業人數達到最高峰,總計有1,049萬3千人。

在青少年就業人數方面,受到少子化趨勢與高等教育普及影響,近年來15至24歲青少年就業人數持續減少,90年至99年期間,15至24歲青少年就業人數占全體就業人數比率從11.9%持續減少至7.2%,並以99年青少年就業人數所占比例最低。
表1 近十年15-24歲青少年就業人數-按教育程度分
資料來源: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統計年報,本研究整理
表1 近十年15-24歲青少年就業人數-按教育程度分

根據主計處全國失業率統計資料顯示(詳見表2),臺灣近10年間全國失業率起伏明顯,其中95年、96年失業率為3.91%,為10年來最低,這段期間國內經濟穩定,之後失業率則逐年提升,98年受到金融風暴影響,全國失業率達到最高,為5.85%,至99年失業率則略為回降,但仍維持在5%以上。
表2 近十年15-24歲青少年失業率-按教育程度分
資料來源: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統計年報,本研究整理
表2 近十年15-24歲青少年失業率-按教育程度分

在青少年失業率方面,90年至97年期間,15至24歲青少年失業率皆在10%至11%之間,變動幅度不大。98年青少年失業率和全國失業率同樣達到最高點,為14.49%,99年青少年失業率則稍有減緩,降至13.09%。進一步以倍數來觀察,可以發現歷年來15至24歲青少年失業率皆是全國失業率的2倍以上,顯示青少年的失業率明顯超過全國平均失業率,因此如何協助青少年順利就業,已成為我國政府刻不容緩之人力課題。

由上述歷年分析結果可知,我國青少年在全國就業人數占比逐年減少,而青少年失業率又遠高於平均值2倍之多,顯見青少年的職場就業力有所不足,且青少年的就業狀況與整體社會有密不可分之關係,對於國家未來發展與生產力皆具有重要影響。近來臺灣青少年在少子化及知識經濟浪潮趨勢下,對於人力投資成本的接受度也隨之增加,以致於就學意願提高,延緩青少年進入就業市場時間。再加上青少年在就業上須面臨經濟景氣變化、產業結構改變及社會文化、全球化等環境因素的影響,造成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在就業市場面臨挑戰。

我國政府為進一步解決青少年就業問題,已啟動多項協助青少年就業之政策與計畫,以提升青少年就業力與增加就業機會,而其採取的因應政策主要從公部門、學校、企業三方面進行努力,在公部門方面,主要以加強就業輔導服務機制,包括設置公部門就業服務機構,協助畢業或失業青少年參與短期訓練等;在學校方面,則提早於青少年在學時期,加強職涯輔導諮詢,教學課程融入實務訓練,增加就業認知與技能,提升就業競爭力;企業方面,獎勵補助企業僱主,釋放全職就業機會或提供在學生實習工讀。上述青少年就業政策由相關部會及學校持續推動,以期透過不同的面向來解決青少年就業問題。

參考文獻:
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統計年報(http://www.dgbas.gov.tw/ct.asp?xItem=18844&ctNode=4943,2012年01月03日瀏覽)。

 
 
分享 Share -
Line facebook